首页 > 九游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九游会j9官方网站|怎样看待张师傅的“不仁不义”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0:02    次浏览

要说起来“男子遇车祸见死不救”算不上新闻,“回家发现被撞者是自己母亲”才是令人大呼意外的报道卖点。的确,正是因为见义却不勇为,张师傅为自己漠视生命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亲情代价。但这个悲剧的发生显然不是张师傅的初衷,也是作为逝者儿子所不敢接受的现实。但我们纵观悲剧发生的整个过程,张师傅由不义变为不仁,仅仅是一个巧合的“机缘”。所以,他在所承受的指责和鄙视的目光之外,也有仅属于他自己的无穷的悔恨。换个角度来讲,大力弘扬见义勇、与人为善为的道德品质一直是我们不余遗力的唱响在口号中,从“扶不扶”毒瘤的意识蔓延到如今演变成需要用法律思维来做衡量好人好事的权重,无不反映出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塌陷和缺失。畏贤惧事者绝非张师傅一人,担心以怨报德也在情理之中。可他面对急需救助的他人且完全有条件来厘清自己责任的情况下选择不顾他人生死独自逃遁,可悲之余,多少显得有些可恨,这也是他难以独善其身的重要原因。对生命的冷漠,放任生命的流逝,无论如何都是要受到谴责的。从这点上看,张师傅也是咎由自取,没什么委屈的,不值得去同情。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古圣先贤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能做的就去做,告诉我们善者乐为的道理。说的好听,做起来谈何容易!要做到这点,道德规范和法律架构都要完善运用起来,尤其是不让善心发霉变质,心归于德,行归于善,光靠口号、靠自觉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也正因此,张师傅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