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7:57:36    次浏览
每日更新民生實事,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在“市外”,置身事外。 2015年年底,汪峰推出了《怒放的生命》专辑,里面有首歌唱到,“可以置身事外吗/可以视而不见吗/.../你要忍耐到最后一刻/为了让生活继续”,歌词里句句问话深入骨髓,传唱出生活的那些迷惘追求与执著顽强。 那时,田大爷塞着耳机,坐在淇澳岛刚刚装修好不久的小店里,耳机里随意放着些音乐,然后带着摇滚味道的“可以置身事外吗”就这么一下子入了心。“置身事外,置身‘市外’,太合适了!”迟迟未想好的店名,就这样尘埃落定。 从2015年年初开始留意村里老房子出租,到年中租下三个挨着的小屋开始装修,再到年底落成开业。一年的时间,田大爷慢慢悠悠地完成了一个他认为很重要的to-do-list——在最钟爱的海岛上,开一家配得上它的有品味的咖啡馆。从市区出发,开车大概40分钟就能看见淇澳岛牌坊。穿过牌坊进村,直走,经过小学,经过居委会,在抵达热闹的市场之前,一栋木头房子就这么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闯进视野里。 外墙爬了些藤蔓,刷了些米黄的色调,屋内亮着些暖黄的灯光,整家店,都像沾染了些诗意的味道,让人移不开脚步。这里,便是我们要找的市外CAFE了。 整个空间由三间挨着的小屋重新装修而成。当初田大爷萌生了要“租个地方做点事情”的想法,恰好在附近吃饭时听说主人要把房子出租,一拍即合便签下了十年合同。房子在马路同一侧,比邻而居,但屋子之间还留有间隙。为了使空间以一个整体出现,田大爷在二层以阳台过道的形式把三个房子连在了一起。然后用6个月的时间,把它改造成了市区之外,淇澳岛上一座盛满阳光清风与悠闲时光的“市外”。 市外CAFE原貌 市外CAFE开业远远看去,一排排木板依附在墙上搭成一个小木屋的模样,颜色是有点洗旧的木色,还带着深浅不一的纹路。据说,那是老火车站的旧枕木,田大爷专程从三乡老集市淘回来的。这种旧的东西,一道裂缝一抹汽油渍都带着岁月的味道,“跟这座老房子的气质特别合”,他说。 木屋中间有个横框,拉开,这里便成了露天吧台。找一个午后晴天或是黄昏傍晚,坐在椅子上喝一杯咖啡,微风抚过木头吹来淳朴的气息,似乎可以发呆到地老天荒。 夜色里的木屋吧台别有一番况味门外放着一排长桌,抬头就是天空,眼前是开了很多年的士多早餐店,不远处就是热闹的市场,岛上的人悠悠闲闲地走过,小孩子蹦蹦跳跳玩闹着,连呼吸都是欢快的味道。 正面是一个小小玻璃门和一扇偌大的透明落地隔窗,阳光洒下,折射出大片微光和景致。透过玻璃,门外的和屋里的,那些人和故事,都成了彼此眼里的风景。 推门而入,老房子格局没怎么改动,几个小拱门都保留了下来,所以整个一楼很通透开阔,吧台和茶座,桌子与桌子都是连通的,走过这个小门,也许发现刚刚擦肩而过的人就在转角。每套桌椅都分散在不同的角落,各有各的趣味和氛围。 房顶用的还是原来的木梁,只是刷上了白漆 茶水吧则是简洁的原木风,暖黄的墙台配上同色调的暖光,与带着锈色的长脚凳搭成一幅复古的画,倒挂的玻璃杯盛着灯光让人沉醉,而一侧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古钟装饰,滴滴答答说着久远的故事。 二楼是相对更隐秘的私人空间,隔绝了一楼的喧嚣,桌与桌之间互不干扰,抬眼是古朴的瓦片。点一杯咖啡,带一个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抑或是看着窗外的老房子发呆小憩,仿佛都不会扰了岁月。 阁楼改成了露天阳台,适合吹风看星,闲聊那些说不完的心事。 屋子里装点的画作,都是常住岛民之一“娘娘”同学的摄影,和田大爷在深圳的邻居有着艺术天赋的自闭症小孩的作品。每一副都是原创,都载满时光的痕迹和尘封的心情。 阳台右侧有一条过道,是去年装修时才加上的,以通道的形式把房子连接起来。走过阳台,就是客栈民宿地带。做客栈的打算早就有了,只是此前田大爷一直忙活着咖啡馆,直到最近才有时间和精力开始设计装修。四个房间,都是简约的小而美风格,很有家的感觉。 除了空间设计走了心以外,市外还有着一般咖啡馆少有的丰富品类,厚厚的菜单上,不管是咖啡奶茶鸡尾酒还是独创的意面汉堡,大部分调料都是田大爷和团队成员一点一点试出来的,不可复制的味道。 装修格调高到让人坐下就不愿离开,食物美味到足以让人吃好喝好,这样的空间无疑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咖啡馆。但田大爷说,餐饮只是起点,他想做的,是一个有更多丰富内容的复合型空间,比如民宿,让人们可以留在岛上更久认识得更深;比如展览空间,装满朋友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一件件讲着一路上有趣的故事;比如艺术工作间,召集有手艺的小伙伴一起,摄影也好手工也好,现场创作、交流、分享… 市外还有个专业面包烘焙房,把面包当成原创手作来做田大爷经常说,想“让淇澳变得更有意思,把人留下来”。这个小岛,天生有种淳朴自然的气息,人与人之间无限拉近的距离又养成了包容自由的传统,因此吸引了一群想法奇特的“岛民”——有栖身国企却钟情乡野的设计师,有把流浪当成生活的吉普赛女郎,富有才华又“疯疯癫癫”的摄影师,上天下海挑战极限的户外玩家……旁人焦头烂额朝九晚五的时候,他们在这悠闲的小岛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顺带着把这里变成盛满故事的世外桃源。 而田大爷则是这群人里面来得最早的。2008年,他从深圳到珠海与北师大合作项目,偶然机会造访淇澳岛。跟快节奏的都市相比,这里的人们都过着慢半拍的生活,这里有山有水,老房子老路老树,一切都那么纯粹又那么古朴。大抵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田大爷一下子最喜欢上了这里,索性扎根下来,一住就是八年。舍弃繁华的都市来到质朴的小渔村,田大爷说,工作名利很重要,但比不上生活重要,遇见一个能追求自由真正享受生活的地方,那里就是归属。所以,他留在了淇澳,过得像个隐士一样,随性悠闲,“置身事外,吃好玩好”。 小编你骗人,田大爷分明不大爷!在这八年里,他徒步骑行爬山划船,就这么走遍了淇澳的每一个角落。不在岛上的时间,他到处旅行探索,去见识外面的世界,看沿途的风景。走过一圈之后,回岛依旧像回家。八年了,他总想着能为淇澳做些什么,把世界最好的东西带回来,让这个地方有更多的内容迸发更多活力。所以,就有了“市外”,这个以小茶小饮美食为起点的cafe。终有一天,它会如愿成为装满游走世界的记忆、手艺和故事的复合空间。 大概所谓“归属”,就是走遍世界之后我依然想回来,并用最好的记忆填满每一寸空间的地方。内容来源:华发优生活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內处理长按二维码关注澳门劳务网阅读原文阅读投诉阅读原文阅读精选留言加载中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了解留言功能详情